
为更好安排部署工作,普及农业生产知识,落实一季稻种植,加强端午前后防汛工作。根据工作安排,虹桥镇于6月9日上午,召开业务培训暨专干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农业局粮油股股长黄飞武同志参加,并召集镇域种粮大户参会,共计40余人,会议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房臣志主持。
此次会议共两个议程。首先由农业局粮油股黄股长为参会同志就《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技术》和《油菜栽培技术》进行授课。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解读了许多种粮小细节方面的盲区,从优化品种布局到机械化运作、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品牌经营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解读了粮食栽种的重难点问题;在油菜种植上,重点讲解了油菜价值,从"油、菜、花、蜜、肥"五方面揭示了油菜的可利用价值以及其可行性,并就如何种植油菜提高产量做了细致讲解。
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技术
农业局-黄飞武
我们现在讲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到粮食生产上特别是水稻生产上我就要提倡绿色栽培。怎样实现绿色栽培:一是要提高耕地质量,通过水旱轮作,扩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化肥、农药减量,控制和降低土壤面源污染,使土壤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二是要实现增产提质增效,通过优化品种布局,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农机农技融合,病虫害专业化、绿色化统防统治等方式达到高产提质增效的目的。三是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粮食生产基地通过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认证,粮食加工企业加工出来的稻米等粮食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1、优化品种布局
主要是突出"湘米工程"。一季稻在水利条件好和温光条件好的地方按一季晚稻的种植方式种植高档优质稻,排水条件好的田按稻油水旱轮作方式种植一季高档优质稻和一季油菜;双季稻采取"早专晚优"的种植方式,早稻种植加工专用型品种,稻晚种植高档优质稻,打造一批绿色粮食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
首先给大家提个醒,今年早稻品种很紧张,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各位大户都要及早备好种,各种植家庭农场自留种有办法相互调剂的及早做好调剂。
①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稳产、优质且抗性好(稻瘟病、稻曲病)的品种。种子质量上要求没有水浸和沤坏,发芽率、纯度和净度达到国家标准。选择品种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也要考虑到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以及耐高温、低温能力,审定的适宜栽培区域。在选择品种时有必要普及一下水稻的"三性":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原产于热带,具有要求高温、短日照的发育特性,高温、短日照可缩短水稻营养生长期。在水稻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从而缩短水稻生育期,长日照则能延长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从而延长水稻生育期,水稻品种这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在水稻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从而缩短水稻生育期,低温可以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长期,从而延长水稻生育期,水稻品种这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在短日、高温下都不能再缩短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品种的生殖生长期即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成熟的日数差别是不大的,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营养生长期的差异。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可变营养生长期"两部分。 在影响水稻可变营养生长期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是温度和日照时数。不同品种三性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便是由三性的强弱所决定的。早、中、晚稻由于在幼穗分化前所遇的光、温条件不同,其发育特性也相对不同。早、中、晚稻全都感温,中稻、晚稻全都感光,基本营养生长性除中籼稻较长(常把中籼稻称为基本营养性品种)外,其余差别很小。早稻常被称为感温性品种,而晚稻常称为感光性品种,当然晚稻的感温性也是很强的。在日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个品种在某个地方栽培一生需要的有效积温变化基本上是很小很小的。同一个早稻品种做晚稻栽比做早稻栽生育期大大缩短,同一个晚稻品种做早稻栽比做晚稻栽生育期大大延长。同一个品种不同的栽培年份生育期上也有长短,在早稻收割时大家可能就有体会,同一品种相同的播种期,头年与下年比收割期可能差一个星期左右。感温性强的品种其发育阶段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有效积温)以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各种生化反应和躯体生长,不达到所需的积温幼穗不能开始分化。感光性强的品种,日照长短会影响幼穗分化的迟早。在生产上引入新品种时,也必须掌握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由于在水稻生长季节内,从南到北温度由高变低,日照由短变长,所以南种北引后遇到低温、长日照环境,营养生长期延长,生育期延长,会延迟成熟,要考虑安全齐穗问题,同一品种相同季节在我地栽比在广西栽生育期大约长7-10天;北种南引后,遇到高温、短日照环境,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期缩短,将提早成熟,要考虑能否高产问题。所以大家在选择品种时要慎之又慎,切忌盲目,如某大户2018年在广西引进一品种作晚稻栽培致严重减产损失30多万元。所以原则在新品种引进上都要先通过农业技术部门的小面积示范试种,适应当地栽培且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才能在我县大面推广。
②品种布局:实行区域布局,一片一种,成片种植。即一大片可能是一个村或是几个村种植同一个品种,这样可以达到实行统一标准化栽培技术,即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田间管理措施、统一病虫绿色防控、统一时间收割。可以减少病虫桥梁田,从而降低水稻的病虫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土壤面源污染,增加产量,实现节本增效。要怎样才能实现区域布局,关键是搞好土地整体流转,而且今年土地流转县政府出台了相当刺激的政策。
③品种搭配:早稻早熟品种搭配晚稻中迟熟品种,早稻中熟品种搭配晚稻中熟品种,早稻中迟熟品种搭配晚稻早中熟品种或早熟品种。
品种选择 | 市场需求 | 主要品种 | 注意问题 |
早稻 | 选择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合加工的短粒型专用品种,市场上受欢迎,适销对路,价格较高 | 湘早籼45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中早系列、株两优39、株两优189、株两优706、陵两优211等 | 熟期不能太长,以中熟和中熟偏早为宜 |
一季晚稻 | 适合我县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湘米工程推广的国标二级以上高档优质稻品种以及相对优质的高产品种 | 兆优5455、兆优5431、晶两优534、晶两优1468、隆晶优1号、隆两优黄莉占、泰优390、桃湘优莉晶等 | 隆两优1813、晶两优黄莉占 |
双季晚 稻 | 近年通过示范栽培比较适合我县大面积栽培,抗性好,优质又稳产高效的品种 | 盛泰优018、盛泰优9712、盛泰优626、桃优香占、隆香优130、玉晶91等 | 中熟偏早,生育期114天内 |
订单生产和自己加工销售大米,米价销售偏高,所以谷价也较高 | 泰优390、桃湘优188、 鹏优6377、泰优粤占等 | 作晚稻生育期偏长,只能部分面积搭配 | |
湘米工程推荐品种,国标二级以上高档优质稻品种 | 兆优5455、桃优香占等 | 新推荐的品种原则上要先小面积示范试种,再大面推广 |
④精选种子:要求种子精壮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成秧率高,只有这样的种子生长势强,抗逆性强,所以必须要精选种子。
2、集中育秧
集中育秧、培育壮秧:是保证插足基本苗、保证提早成熟、争取季节,保证晚稻安全齐穗的关键,因此是早、晚稻夺取高产的关键。集中育秧移栽也是降低除草剂使用的关键。水稻壮秧的形态特征是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健,俗称扁蒲秧,成秧率(≥80%)、整齐度(脚秧率≤10%)。壮秧光合能力强,干物质生产积累多,叶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壮秧发根力强,根的总长度也长;壮秧束缚水含量高,有利于保持秧苗水分平衡,抵抗干旱、冷害等不良条件。
3、合理密植
①早稻:亩栽2.3-2.5万蔸,常规种每亩用种10-12斤,每蔸6-7苗,每亩基本苗12万以上。杂交稻每亩用种6斤,每蔸3-4苗,每亩基本苗8万左右。
②一季稻:亩栽1.5万左右,杂交稻每亩用种3斤,每蔸3苗,每亩基本苗5万以上。
③晚稻:亩栽2万左右,杂交稻每亩用种5斤,每蔸3-4苗,每亩基本苗7万以上。
4、科学配方施肥
一是除个别排水不良的田外,双季稻要扩种有机肥,一季稻冬闲田实行水旱轮作,力争都种上油菜,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达到少施肥的目的。二是根据土壤肥料丰缺和水稻品种特性以及需肥特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氮磷钾比例合理,放低水层,施肥适度,深施基肥,早施追肥,看苗巧施穗肥,减少化肥流失,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实现化肥亩用量减少1.8%。三是对早稻和一季稻,有些冷浸田还要辅以锌等微量元素肥料以解决前期僵苗不发的问题。四是有些高效栽培的高档优质稻和特种稻可施用硅肥,增产增收。
5、病虫绿色防控
优化和改善稻田及周边生态环境,以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自然扩繁能力,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灵魂、物理防治为补充、组合药剂防治为应急手段。坚持病虫预报在先、田间检查为依,以我局植保站病虫情报为指导,田间实查为原则,按照绿色食品级水稻生产用药进行病虫专业化绿色统防统治,这个用药植保上有规定,避免乱用药和不必要的用药,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量,降低稻谷农残,降低和控制土壤面源污染,在"生态控害技术"的基础上,提倡"一拌、二撒、三喷"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农药亩使用量减少2.5%以上。生态控害技术:是抗性品种、农业措施、诱集植物、性外激素、稻田养鸭、寄生蜂、杀虫灯、硅肥、增效剂、组合用药等单一技术的综合任用。防控重点是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黑条矮缩病、稻瘟病、根结线虫病等。一拌、二撒、三喷。 一拌:药剂拌种+送嫁药。控制秧苗期和分蘖前期病虫害,具体做法是浸种时用咪鲜胺消毒、烯效唑浸种控苗、破胸后用高渗吡虫啉等拌种播种,移栽时喷施送嫁药。二撒:控制分蘖期前后病虫害,撒施肥料+除草剂+杀虫颗粒剂。三喷:控制孕穗期前后病虫害,喷施1-2次杀虫剂+杀菌剂+增效剂。
防控二化螟:灌水、翻耕、整田,一气呵成,可杀死近100%的二化螟;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种期,统一防控措施,避免单双混栽,避免插花种植油菜,减少桥梁田;采用宁波纽康的性诱产品等性诱;用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0-30ml/亩。注意: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已产生抗性,防治效果差,应不再使用。
防治稻飞虱: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佰靓珑)16-20ml/亩、10%烯啶虫胺(飞特佳)2000倍液、20%呋虫胺4-8克/亩、50%吡蚜酮20ml/亩等。注意: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已产生抗性,防治效果变差,应避免使用。
防治稻纵卷叶螟:用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20-30ml/亩。
防治稻瘟病:分蘖盛期和破口前5天左右用药,用拿敌稳15-20克兑水30-45升/亩喷雾兼防稻曲病、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mL/亩兑水喷雾。日本进口富士一号、稻瘟灵仍是较好的药剂。
防治根结线虫病:水旱轮作、增施石灰、育秧移栽,使用杀根结线虫病药剂。
防治纹枯病:打捞浪渣,5%井冈霉素A水剂150-200ml/亩、5%已唑醇悬浮剂80ml/亩。
草害控制,也是水稻栽培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主要杂草有稗草、双穗雀稗、千金子、稻李氏禾、莎草科杂草、鸭舌草、野慈姑等,如果草害没有控制好,其后果大家都清楚。除草剂种类繁杂,良莠不齐,现在每一季每一丘田都离不开化学除草,滥用除草剂的现象也较普遍,是造成土壤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水稻直播田的除草是大户越来越头痛的问题,有个别的大户每亩花费上百元还除草不死火,降低除草剂使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育秧移栽。
6、节水水浆管理
根据水稻全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坚持露田稳蔸、浅水分蘖、适度晒田、有水抽穗、齐穗后薄水勤灌、干干湿湿、湿润壮籽的水浆管理方式,切忌后期脱水过早,收割时保持田面湿润也是很关键的高产措施。成熟前一星期再灌一次水,至收割时保持田面湿润不仅能促进壮籽、谷粒饱满、增加产量,更能减少稻株对镉的吸收,降低稻谷镉含量,还能提高后作油菜出苗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推广合理播种、合理耕作、覆膜栽培、集中育秧、水肥一体化等一批节水种植技术,通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采用合理的灌溉措施,防止水的流失,提高灌溉效率,达到节水的目的。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在雨季水库、山塘一定要蓄满水,保证旱季有水灌溉。
7、农机农技融合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推广一批经济适用的从种到收的农业机械,融合先进种植技术,发展农机大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生产效益。以后还会逐步的过渡到智能化-智慧农业。
继续示范推广水稻"三一栽培技术"和"有序机抛秧"等节本增效技术。"水稻三一栽培技术"是水肥一体化无盘育秧技术,三一是指一粒种子一颗苗一蔸禾,这项新技术育出的秧苗粗壮、抗逆性强,插后返青分蘖快,产量高,去年今年都在有高速插秧机的大户中示范。水稻有序机抛秧技术去年已开始示范,更是插后无返青期,分蘖更快,提早成熟,产量更高,这二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本省工、增产增收特点,但第一期投入成本较大,技术性要求较强。
8、适度规模、订单生产
创新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规模适度经营,实行订单生产,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合作方式等上创新。生产方式上实行订单生产,实现种粮大户与米企对接,尽量做到适销对路、优质优价;经营方式上由基本上销售稻谷逐渐升级为重点销售稻米,形成品牌;合作方式上建立多方共赢机制,由多个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成联合社,形成合力,减少内耗,节约成本,健全全产业链;种植方式上控制规模适度,就是绝莫片面求大,流转田太多,管理不来就只会亏本。合理安排单双季稻面积,一个专业的种田家庭农场一般2-3个劳动力种植200-400亩水稻为宜。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如实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集中育秧等,达到节本省工。
9、高效种植、品牌经营
一是提升主体素质。继续培育、发展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服务主体,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整体流转,加强主体之间、家庭农场之间、主体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合作,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扩大社会化服务比重。
二是创新高效模式。推广高档优质稻+、稻田综合种养、水旱轮作等高效种养模式。
三是打造本土稻米品牌。建设平江优质粮食公共品牌,进行绿色认证,提升平江粮食影响力,提高平江粮食产业水平。我县已有"奇品"、"汩香稻"、"羲皇"等多个本土稻米品牌,要尽快壮大起来。
四是解决好生产实践中的二个问题。
① 早稻落粒谷问题。一是育秧移栽,可大大减少落粒谷发芽。二是防治好病虫,保持早稻后期禾的清秀,及时抢收,收割时精细一点,可大大减少落粒谷。三是早稻用长粒型品种的话,落粒谷的影响更小。
②大米的镉超标问题。大米含铬量国内标准规定值为≤0.2mg/kg,国际标准规定值为≤0.4mg/kg。我县只有极少的地方存在镉超标国内标准,严重超标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解决镉超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灌水、灌深水,直接降低镉的吸收,其次是打石灰。
10、早稻生产关键
关键是搞好集中育秧:
① 晒种选种:软盘育秧按每亩大田用种量常规种子5-6公斤、杂交种子2.5-3公斤备足种子,常规种质量要求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0%,含水量为13.0%,杂交种符合国家标准。于浸种前一个星期左右,选择晴天晒种一天,以增强种子发芽势和提高发芽率,常规种再用风车重车一次留精壮饱满种子待用。
② 消毒浸种:根据天气预报在确定适宜播种期后早4天浸种,经过选种后的种子,用1000-2000倍25%咪鲜胺或2000倍25%氰烯菌脂溶液常规种温水浸种24小时或冷水浸种48小时、杂交种温水浸种12小时或冷水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水浸种至种子吸足水分,水分达到种子催芽要求时,将种子洗净沥水。注意常规种浸种时间长些,杂交种浸种时间短些,采用间歇浸种更好,浸种总时长视种子吃水情况而定。
③ 催芽炼芽:经过浸种处理后的种子,先用45-50℃的温水(种子下水前水温)浸种15-30分钟后沥干,当常规种温度降至38℃、杂交种温度降至35℃左右时上堆,种子中间可放上温度计,用稻草、塑料薄膜、麻袋等覆盖保温,保持温度常规种33-38℃、杂交种30-35℃,直至种子本身发热并露白。当种子开始露白后,要内外翻动,使种子露白均匀,并保持常规种子温度32℃、杂交种子温度28℃左右,至种子破胸基本整齐后,立即敞开覆盖物摊凉至室内温度,必须注意,如果破胸整齐后没有及时降温的话,极易烧坏种芽。天气好时破胸整齐后稍炼芽即可播种,如天气不好,再用25℃左右的温水淘洗一次,让其自然来热保持常规种25℃、杂交种22℃左右,促齐芽,这个时期要勤看,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芽谷。经过破胸齐芽后的种子,可在室内摊凉一天左右进行炼芽。总之掌握破胸催芽温度杂交种比常规种低3度左右。实践中种子经浸种消毒处理后用温水预热15-30分钟,稍沥干再置于30℃的空调房中保温破胸,效果很好。
总之催芽的关键是把握破胸和催芽温度,前高后低即破胸温度高些催芽温度低些,常规种略高、杂交种略低,破胸后记得干长根、湿长芽,有氧长根、无氧长芽,热长根、冷长芽。
④ 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偏粘性的田块作秧田,采用塑料软盘湿润秧田育秧手工抛秧的按秧田与大田1:20-25的比例备足秧田面积。于播前1个月左右秧田每亩施用45%(20-10-15)的复合肥30-50公斤,翻耕耙碎,播前3到6天再翻耕整平整融(表层土壤成糊状),然后按包沟1.5米左右宽开沟分厢,厢沟深10厘米、宽30厘米,围沟深15厘米、宽30厘米。
⑤ 软盘准备:早稻手工抛秧每亩大田准备308孔塑料软盘(可早晚稻兼用)100个或353孔塑料软盘90个,机插秧每亩大田准备塑料软盘40-50个,机抛秧每亩大田准备塑料软盘60-70个。秧田放干水,播种前一天作厢,将播好种后的软盘摆盘后压盘,使盘底与厢面充分接合。厢面每排摆放2个软盘,将盘孔压入泥中,软盘正面与厢面平齐,软盘之间不留缝隙。如果用本田泥作秧盘泥的,先按每亩大田用2包(每包400克)水稻营养壮秧剂与40-50公斤过筛菜园土拌匀撒于盘底或厢沟,将厢沟泥充分搅溶,再将溶泥装满软盘孔后扫平,保证每孔都有2/3以上的溶泥,待稍沉实后再播种。
⑥ 适时播种:根据天气情况,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抓住冷尾暧头,抢晴早稻播种。我地一般在3月下旬,所以播种薄膜育秧可在3月16-25日播种,露地育秧一般在3月26日-4月5日。称好芽谷种子重量,算出干种与芽谷比,如每100盘播种量干种常规种5-6公斤、杂交种2.5-3公斤折合芽谷称重播种,约合每孔播常规种4-6粒、杂交种2-3粒种子。播种后落谷,用竹扫帚将秧盘面上的泥、土清除干净,以防串根。用竹片按拱高50厘米左右、拱距70厘米搭好拱架,然后铺盖地膜,盖膜时四周要用泥土盖严压实。机插秧可用基质播种后密室催芽下田,机抛秧最好用基质播种后密室催芽下田。
注意细节很重要,是溶泥浆而不是泥水,溶泥浆要洁净,不能有草须等杂物,有些人马马虎虎,特别是请的民工,往往就是由于搅拌不够,少了溶泥多了水,结果孔中缺泥造成成秧率低和秧苗质量差。其次是盘底要压入泥中,与厢面充分接触,避免掉气吸收不到水分,秧苗被晒死。一般偏沙性的土质泥浆装盘后1小时左右播种,偏粘性的土质泥浆装盘半天后再播种,播种后落谷。
⑦ 秧田管理:主要抓好保温、管水和施肥三个关键。
保温:秧苗一叶以前当膜内温度超过32℃以上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一叶至二叶一心期间,低于25℃以下时实行密封保温。二叶一心时开始炼苗,保持膜内温度20℃左右;移栽前3-5天,可全部揭膜。但遇到寒潮天气必须盖好膜防冻。
管水:秧苗一叶一心前厢面不上水,晴天时秧田厢沟中灌满水,以保持秧板湿润,阴天保持半沟水,雨天保持沟中无积水。一叶一心后则保持厢面浅层水(深度不超过1厘米)。如遇到大风强降温天气,要及时灌水护秧,以不淹心叶为度。移栽前2-3天排干水。
施肥:秧苗二叶一心时,施断奶肥,每亩秧田泼施尿素2公斤;移栽前2-3天,施送嫁肥,每亩秧田撒施尿素3公斤,再施好送嫁药,使用咪鲜胺等。
⑧ 安全移栽:日平均温度应稳定在15℃以上,我地一般在4月15日前后。移栽过早会推迟返青,导致死苗或僵苗,移栽过迟秧苗挤坏不粗壮或老化,早稻适宜移栽叶龄为4-4.5叶,秧龄期25天左右。
⑨ 大田管理:主要是露田稳蔸,浅水分蘖,适度晒田,有水抽穗,齐穗后干干湿湿灌浆,至成熟时要保持田间湿润。肥料减量,重施基肥,适施追肥,NPK比例合理,如叶色转黄有早衰现象,则在始穗前约25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5-8斤。病虫防控根据植保站的通知进行,特别是要在始穗时关注稻瘟病的预防。及时抢收。
11、一季稻生产关键
关键是避开高温抽穗、高温逼熟。
重点是用足种量、把握播期,杂交每亩用种量3斤,常规每亩用种量8斤,田面税宽或者是种子质量稍差的,则还要加大用种量。不同的播种期对一季稻的产量和米质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不耐高温的品种播早了减产尤为明显,关键是不能早播。如前年个别大户栽培的隆晶优570由于播种过早,该品种不耐高温造成减产严重。除了高寒山区原来就只能栽一季的中稻区外,原来的双季稻栽培区栽培一季稻的,都要做一季晚稻安排,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来确定播种期,成熟期定在10月初至15号前,收完一季稻刚好抓紧抢种油菜,这样既可以避免一季稻早播高温抽穗、高温逼熟造成空壳率高、产量降低、米质差,保障了一季稻高产和优质,又可以避免过迟播与晚稻收割时间冲突和造成油菜因播种迟影响出苗和产量。
怎样确定播种期,根据成熟期来确定播种期。
晚稻品种作一季稻栽的,播种期比作晚稻栽的播种期早播5-7天,纯一季稻品种播种期可以定在5月底至6月10号前。可能是受去年干旱的影响,今年的一季稻播种好像比往年早,如果抽穗期偏早的话,要注意抽穗时灌深水降温,提高结实率。
一季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是搞好出苗时除草,早施分蘖肥,对成秧率偏低的一季稻直播田和育秧移栽田适时施用猛发蔸等促早发分蘖。
12、晚稻生产关键
关键是安全齐穗。
重点是适时播种、育秧移栽、合理密植,确保安全齐穗,杜绝直播。育秧移栽的关键是既不能早播,更不能迟播,早播秧龄过长,秧苗老化,造成秧苗质量差,影响插后早发,造成减产,迟播影响安全齐穗,造成减产,甚至引起绝收,这样的例子年年有。安全齐穗对温度的要求,杂交晚稻连续3天不能低于23℃、常规晚稻连续3天不能低于22℃,原则上安全齐穗要保证杂交晚稻在9月15日(12日)前、常规晚稻要在9月20日前,这是硬性的,不能因为某一年寒露风来的迟存在侥幸心理而推迟播种,要严格按照品种播种期要求播种,还要保证适宜秧龄插完秧。所以在品种选择、品种搭配上尤为关键。
晚稻杜绝直播的原因很简单。双季晚稻品种生育期较长,即使是早熟晚稻品种全生育期也有110天左右,如果是收完早稻后再直播,基本上是不可能安全齐穗的,所以只能育秧移栽,必须杜绝直播。早稻品种当晚稻品种用来直播,一是也存在不能安全齐穗的风险,二是因生育期过短,一般生育期95天左右,播种到齐穗只有60天左右,营养生长期太短,穗短产量低,一般大多产量只有600斤左右的干谷,效益低。而晚稻育秧移栽亩产量基本上可达到900斤以上1000斤左右,只有育秧移栽才是保证晚稻安全齐穗、夺取高产的关键。
① 适时播种:严格按照品种说明上要求的在湖南湘中、湘北的播种期进行播种,温光条件差些的丘陵山区和海拔高些的地方如虹桥等地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早播2-3天。如泰优390等迟熟晚稻品种生育期119天左右,可在6月15-18日播种,桃优香占、盛泰优018、盛泰优626、隆香优130等中熟晚稻品种生育期113-114天,可在6月22-25日播种,盛泰优9712、湘优100等中熟偏早晚稻品种生育期110天左右,可在6月25-27日播种。这是催芽的播种期,播干种子的在此播期基础上早播3天。
②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用足种量、用足秧盘,杂交种子亩用种5斤,常规种子亩用种10斤,种子质量差些发芽率低些的话还要加大用种量,手工抛秧用308孔的软盘、每亩用足秧盘100个,孔大利于培育壮秧,适当增加秧龄,机插(抛)秧用盘40-50(50-60)个,保证插足基本苗。
③ 管好秧田水。播种后理通厢沟,保证排灌畅通,放干水。秧苗前中期保持苗床湿润,晴阴天气厢沟有水但不上厢面,雨天放干水,如盘土发白、晴天中午出现秧苗稍有卷叶,则应及时补水,秧苗后期灌水上厢面,在移栽前3-5天要控水,起秧前放水上厢再放干水起秧。
④ 抢收抢插。春差日子夏差时,这个大家都懂,早准备人手,抓紧抢收早稻抢插晚稻。
⑤ 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
⑥ 科学管水。
以上内容往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油菜直播栽培技术
农业局-黄飞武
第一部分 油菜的价值
油菜的价值从"油、菜、花、蜜、肥"五个字上体现。
1、油。油菜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生产菜油。菜油广泛用作食用油、色拉油、人造奶油等。菜油是最好的食用油,下面我们从油的组成成分来比较。
油---食用油的成分:
甘油三酯约占95% ;
脂类伴随物和衍生物(如磷脂、甾醇、生育酚等)占1%-5%。
脂肪酸、脂类伴随物的结构与组成对食用油发挥健康功效具有重要影响。
① 饱和脂肪酸
动物油、植物油中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优点:稳定,不易氧化。
缺点: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可导致血胆固醇等指标升高,并引发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促进癌细胞增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②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植物油:橄榄油、茶油、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
优点: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相对多不饱和脂肪酸较稳定。
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保护心脏,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等功效。有益于对癌症、自身免疫和炎症类疾病的治疗,促进伤口愈合。
③ 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人体必需脂肪酸)
优点: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血压、促进微循环等作用,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缺点:在空气中易氧化,容易酸败。
缺乏亚油酸,胆固醇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④ 多不饱和脂肪酸---ɑ-亚麻酸(人体必需脂肪酸)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大脑及视网膜发育,抑制炎症。
亚麻酸及其衍生物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影响胎儿大脑发育、促进胎儿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
●占脑神经及视网膜磷脂的50%
●占管学习的海马细胞质量的25%
●占大脑固体质量10% 。
存在:亚麻籽油、油菜籽油、海产品中ɑ-亚麻酸含量丰富。
缺点:极易氧化变质。
⑤ 亚油酸(ω-6脂肪酸)与亚麻酸(ω-3脂肪酸)须均衡摄入
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比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平衡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比例成为营养健康的最新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ω-6/ω-3最佳比例为 2~6 : 1
亚油酸(ω-6脂肪酸)可调节血脂,但过量食用会促进炎症发生;
亚麻酸(ω-3脂肪酸)抑制炎症的发生。
名称 | 饱和脂肪酸 | 油酸 | 亚油酸 | α-亚麻酸 | ω-6/ω-3 |
双低菜籽油 | 7 | 60-70 | 28-30 | 8-11 | 2~3:1 |
亚麻籽油 | 7.5 | 16-18 | 15-17 | 57-60 | |
橄榄油 | 7.5-25 | 55-83 | 7-15 | < 1 | >7:1 |
油茶籽油 | 8 | 80 | 7 | / | / |
葵花籽油 | 10-11 | 14-17 | 65-78 | / | / |
芝麻油 | 13 | 40 | 46 | / | / |
大豆油 | 14-16 | 22-25 | 50-55 | 7-9 | 7:1 |
花生油 | 15 | 41-42 | 36 | / | / |
米糠油 | 13-21 | 40-50 | 29-42 | <1 | / |
棕榈油 | 48 | 39 | 10 | / | / |
猪 油 | 43 | 47 | 10 | / | / |
结论: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次高、亚麻酸含量适量,且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比例适中的食用油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油。优质菜油低芥酸、高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合适且比例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人体可消化率达99%以上,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最好的食用油!
2019年我国菜油籽产量1353万吨,产油408万吨,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总量的50.95%,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33.92%。菜油籽产量比上年增加了1.87%。
2019年植物油需求量 4002.1万吨
2019年国产植物油量 1202.8万吨
自给率:
(1202.8÷4002.1)×100%≈30.05%
为什么去年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实行南方扩大油菜种植、东北大豆振兴计划,因为我国食用油安全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2、菜
● 低硫苷油菜薹是风味可口的蔬菜,油菜薹作为蔬菜产销渐旺。
● 菜籽蛋白可作食品原料。
3、花---油菜花与乡村休闲旅游:
成片油菜花开,且花期较长,阳春三月正是赏花好时光,观油菜花开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举办油菜花节会可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家庭和谐,助推乡村振兴。
4、蜜---油菜与养蜂业:
5亩油菜可放一箱蜂,1亩菜花可产蜜3公斤。
油菜花粉里面含黄酮醇比较高,具有益肾固本、强腰健身、抗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曲张、溃疡、降低胆固醇、抗辐射的作用;油菜花粉能够提高和调节内分泌的分泌功能,因此对内分泌紊乱的人群非常有好处。油菜花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这些物质能够增加人们体内的营养状态,增强新陈代谢,能够调整身体的多种机能,因此从营养学角度,油菜花粉非常有益于健康。
油菜花的花粉制剂,对于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前列康片,就是油菜花的花粉制剂。
5、肥---油菜与改良土壤:
油菜是良好的用地养地作物。
1)油菜根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难溶磷,对磷矿粉的利用率比水稻高30-50倍。
2)水旱轮作方式增加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落花、落叶、茎秆、残根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达到下季作物少施肥、增产的目的。
6、种油菜的效益:
菜籽250斤/亩:平均产油100斤→1000-1200元,平均1100元
产菜籽饼 150斤→150元(抵榨油成本)
合计收入 1250元
机播机收成本 570-630元,平均600元
亩收益 1100-600=400元
菜籽从来不愁销路,从来没有积压现象。无论卖菜籽还是卖菜油,都可随时变现。
第二部分 油菜直播关键技术
一、选好种
1、选种原则:
选择高产稳产、高含油量、抗性好、通过审定的优质双低油菜品种,一是尽量选择本省育成的优良品种,二是通过多年示范栽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
不同茬口选用不同生育期的品种。
不用非优质油菜品种和白菜型品种。
优质: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双低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
芥酸:菜油中的芥酸在人体中不易分解、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差。部分研究认为长期食用富含芥酸的菜籽油,会因芥酸过多积蓄而容易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不利于人体健康。非优质油菜品种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40-45%。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就会显著降低,因此除去芥酸或降低芥酸含量可显著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
硫甙:油菜籽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它本身无毒,但在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用高硫甙菜饼粕喂母鸡,不但体质下降、产蛋量减少,且发生肺出血并发症,致死亡率高达62-88%。而双低油菜低硫甙菜饼作猪、鸡、鱼等配合饲料是完全的。双低油菜饼粕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以上。
2、品种选择
原则是选择高产、优质、高含油、高油酸品种。 亩产150公斤以上,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含油量在42%以上。我县目前主推品种有:湘杂油518、湘杂油631、沣油823、沣油847、庆油3号、大地199等。
二、开好沟
油菜是旱地作物,油菜怕过多的水分,因此要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田种植;田间排水不畅、渍水,影响根系生长,苗期生长再好的油菜后期也不会获得好的产量。
开好沟也是防止菌核病的好方法。
深开三沟,就是要开好围(40-45㎝)、腰(30-35 ㎝ )、厢沟(25 ㎝ ),保证沟的深度,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
注意:冷浸田、排水不畅的田块不宜种植油菜,在我县渍害严重影响稻田油菜生产,往年有一小部分田种了也生长不好,因此种植油菜的田块一定要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种后深开三沟,沟沟相通,田不积水。
三、播好种:
1.及时早播
油菜产业体系:
①移栽油菜:湘西、湘北9月上、中旬;湘中、湘南9月中、下旬。
②直播油菜:甘蓝型中晚熟品种9月下旬-10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则不宜播种过早,否则易早薹早花,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为宜。湘西、湘北不迟于10月20日,湘中、湘南不迟于10月25日。我县地理位置实际是靠湘东,与湘中气候接近,历年播种经验在10月25日前比较靠得住,因此尽量在10月25日前播完。
注意事项:移栽油菜苗龄期30-35天,根据前作收获时间决定播种时间。早熟油菜播种不能太早,否则易早苔早花。迟直播油菜一定要抓好苗期管理,确保冬前长势。
直播油菜用种量与密度:
机播直播油菜,省时省工产量好。直播油菜密度一般要求每亩成苗2万株以上、3万株左右,播种晚的可密至4万株左右。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25日为宜,10月25日后建议不再播收籽油菜,可播肥田油菜。以千粒重4.2克左右计算,200克约47620粒,80%以上发芽率,75%以上成株率,每亩成苗3万株左右,只要成株率达到55%,每亩就可成苗2万株以上。
直播油菜用种量与密度播种量:
9月下旬播种,亩用种200克,每推迟5天,用种量增加25克。
密度:9月下旬播种,密度2.5万株/亩左右,每推迟5天,密度增加2500株/亩。
2.播种前种子处理
① 药剂拌种:
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锐胜) 5毫升拌种1-2斤油菜种子;
或用600g/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 10ml/袋,拌种400-500g,防幼苗期虫害。
或用35%丁硫克百威干拌粉剂10克拌种2公斤左右,可有效预防鸟害、鼠害及地下虫害等。
② 种肥拌种:
晾干后拌硼肥和尿素,混匀后用喷播机喷施或撒播。(200g包衣种子颗粒硼350g+尿素5kg)。
尿素的作用:种肥、便于播种更均匀。
3.机耕机播
前茬秸杆处理:
①水稻收割时,尽量留低桩,并将成堆的稻草移出田外,以防稻草缠绕播种机械。
②用带碎草装置的收割机收获水稻,碎草均匀撒在田间。
③水稻收获后,用碎草机将全田稻草打碎后还田。
④重金属污染治理区,稻杆离田处理。
土壤干湿适宜适合机械下田操作:
土壤太湿:①易板结、②开沟机沟土不能均匀地撒在厢面上。
在水稻收割前7-10天落水晒田,以确保水稻收获后,土壤墒情适宜播种机下田操作。
检验方法: ①成年人在待播地走过,留下鞋印深度≤1cm。②手抓起地表土壤,用力握紧形成土团,指间不渗水。③将土团从离地表1m左右位置自由落下,土团能摔碎而不形成大的团粒。
4.保湿出苗
今年雨水太多,田中普遍渍水,必须先开沟排水,待土壤稍干后才能机耕机播;如遇到天气干旱年份,天气预报短期不下雨,则应采取机械浅耕开沟后灌水,待水浸湿厢面后排干,至厢面无水时撒施基肥、溶肥,以减少肥料的流失,然后撒播种子。注意问题:①沟灌、忌漫灌。②厢面浸湿后迅速排干余水。
四、施好肥
1、需肥特性:
油菜要入冬前搭好高产苗架,必须促进秋冬早发快发。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施肥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
1)油菜对氮、磷、钾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
需氮量是水稻的2.64倍、小麦的2.33倍、大豆的1.11倍,需磷量是水稻的1.41倍、小麦的1.03倍、大豆的0.96倍,需钾量是水稻的2.59倍、小麦的2.53倍、大豆的2.40倍。
2)油菜对磷、钾、硼的反应比较敏感。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小于5mg/kg时,出现明显缺磷症状;要求土壤有效硼含量高于0.5mg/kg,比其他作物高5倍左右。
2、需用肥量:
油菜籽产量水平100-200kg,需要吸收N 8-10kg、P2O5 3-5kg、K2O 5-7kg,硼砂 1kg。
3、施肥原则:
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根据苗情适量补施薹花肥和根外追肥。基肥亩施35-40公斤40%以上含量高浓度复合肥或25%的复合肥150-200斤,结合基施硼肥在播种时或播种前全田撒施。
追施苗肥,用量每亩5-7公斤尿素。苗肥施用方法,对长势较差的地方偏施,促生长一致。
油菜生产不提倡春后施肥,以防油菜倒伏及贪青晚熟!
油菜是需硼作物,杂交油菜对硼更敏感,且耐低硼品种很少。
每亩施用纯硼含量15%以上的缓释硼400-600克左右作基肥。
一般缺硼的田在初花期结合菌核病防治喷施1次、严重缺硼的沙底田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结合菌核病防治各喷施1次含量21%的叶面硼+芸苔素作叶面肥。
不要施用散装硼砂,因其含纯硼量太低。
五、除好草
油菜存在严重的草害问题,直播油菜更严重。
杂草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一般达20%~30%,严重时达50%以上,最严重的田块草荒苗,颗粒无收。
生产上现在大多用禾本科除草剂或芽前除草剂控制杂草,油菜双子叶杂草除草剂很少,增加了草害防治难度。
六、防好病
病毒病:苗期注意田间蚜虫的发生量,防治好蚜虫以降低病毒病发生。
菌核病: 春后注意清沟沥水,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1次菌核病,可用咪鲜胺、多菌灵等药剂,采用飞防作业。
在花期使用咪鲜胺、叶面硼、芸苔素内脂等药、肥和生长调节剂,采用飞防作业既防治菌核病,又防止油菜花而不实,提高油菜结实率和产量,深受广大油菜种植者欢迎。
以上内容往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第二项议程是部署下阶段工作,共强调了四项工作内容:一是生态公益林发放表摸底;二是严控抛荒督查;三是端午防汛;四是山砂、河沙治理。
会议议程结束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房臣志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三个"珍惜":一、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二、珍惜每一个工作岗位;三、珍惜每一段同事之情。
责编:邱瑜伟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